【个人简介】
王从亮,男,汉族,1973年10月生,中共党员,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金牛)连心桥党员服务队队长。
【事迹简介】
自参加工作以来,王从亮一直服务社区居民,多年以来,他“泡”在90个社区,帮弱济困、化解矛盾,坚持助人为乐的初心始终如一,用真心真情践行着“有呼必应 有难必帮”“善小而为 善小常为”的承诺,以实干实绩彰显着新时代国企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他矜贫恤独,是孤寡独居老人心中的“好儿子”;他热心助人,是邻里乡亲的“好邻居”,“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亮哥”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印在许多老百姓心中。
【正文】
王从亮荣获第八届四川省道德模范(助人为乐类)、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好人、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成都市第四届道德模范等称号,2023年7月担任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第55棒火炬手,先进事迹被各级媒体报道百余次。
他是孤寡老人的“好儿子”
王从亮是一名20年党龄的老党员,把孤寡独居老人当亲人,不论是柴米油盐的琐碎、还是家庭不和的困扰、亦或是生老病死的坎坷,他都关怀备至,被许多老人亲切地称为“亮娃子”。
刘愈彬婆婆是住在东马棚街47号的一名退休教师,一次事故报修,让王从亮与刘婆婆结识。由于儿子在外工作,老人长时间无人照料,2022年7月5日深夜,刘婆婆试着拨打了王从亮的电话,“王队长,我晚上起来摔了一下,腿疼的厉害,你能过来帮帮我么?”王从亮听后立即赶过去,背着刘婆婆去医院,挂号、付费、拍片、拿药……跑前跑后大汗淋漓,忙完已是拂晓。“刘大妈,您就把我当您儿子吧,有啥事您就叫亮娃!”在确定不需住院治疗后,他又把婆婆背回家中。在刘婆婆整个康复期间,他带着队员每周背婆婆下楼散心,5楼不高但没有电梯,上上下下总共走了2万多步。
多年来,王从亮带领团队帮扶了87位孤寡独居老人、上门服务老人上千次、捐款数万元,大到家庭矛盾调解,小到打扫清洁卫生,他总是及时出现、默默付出,“有麻烦,找亮娃”已经成为许多老人的情感记忆。
他是社区居民的“好邻居”
王从亮面临邻里之间的各种纠葛,他总是“闲”不住,经常跑到小区,热心劝导、帮忙调解,居民也愿意与他倾诉,喜欢找他“评理”。
近年来,成都市开展“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有序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本是一项便民工程,但由于居民误解,产生了各种纠葛。“光线遮挡怎么办?”“管线迁改安不安全?”“我是一楼,为啥要装?”……原本一件便民好事,百寿路1号邻里之间却因此发生了争执。面临众口难调,2021年11月白果林社区呼叫王从亮协助调解。
王从亮二话不说,带着队员立即挨家挨户走访,倾听居民的想法,努力让“小事不出小区”。有的居民担心楼道遮光问题,他们就自费购买节能灯泡安装在楼道内;有的居民担心管线迁改不安全,他们就主动邀约自来水、天然气、通信公司商讨优化管线改造方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打动说服了居民。
作为党员服务队队长,王从亮带领队员在社区设立“连心岗”,帮扶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儿童;他们举办社区电工培训、无偿为社区修剪树枝、维修路灯;他们开展节约用电文明劝导和微笑行动、致力解决客户用电难题……二十年来累计帮助165户大中工业和商业客户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惠及商户近8万家(户),开展“爱心闪灯助残”“照亮回家路”“心桥光明行动”“蓉电微光护安全”等志愿服务3800余次,打赢汶川、芦山、巴中、宜宾、金堂等地11次抗震抗洪等应急抢险攻坚战,完成中日韩领导人峰会等200余次重大保电任务,收到表扬信、锦旗126面(封)。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王从亮时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时刻提醒并激励着他不忘初心,践行承诺,用自己的爱心和力量点亮百姓“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