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华阳街道建立流程化机制 让垃圾分类“各就各位”
时间:2020-09-03 15:50:00
来源:金牛区文明办   浏览量:25

  去年12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进一步明确将全省城镇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种基本类型,确保有害垃圾单独投放,努力提高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的单独投放比例。

  垃圾分类工作不仅需要每一位市民严格遵守规范,还需要各行政部门有力引导,建立流程化机制。今年以来,成都天府新区华阳街道按照省、市、区相关要求,从源头到末端,规范垃圾分类投放、运输及处理,提升全街道生活垃圾分类水平。

  重点开展三项工作让人人知晓垃圾分类

  助力垃圾分类全面推进,让居民们牢固树立垃圾分类意识,华阳街道重点从三个方面开展了工作:一是规范“收集桶”。印制垃圾分类桶标志,再张贴到街道辖区各小区的垃圾桶上,规范各小区分类垃圾桶配置。二是打造“样板间”。改造宏益家园、荣华苑、双兴名居等小区的垃圾收集点,根据小区特点打造与小区环境相宜的垃圾分类收集点,提升小区环境品质。目前,已打造正东街社区县车队小区和古城社区双兴名居。三是激发“参与潮”。今年印制垃圾分类宣传海报2500,张贴于各生活小区;印制垃圾分类宣传单4万张,开展各个小区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组织各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垃圾分类培训60余次,提升了辖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

  从源头到末端全流程处理垃圾分类

  小区垃圾从投放到运输、处理都需要规范化,才能给居民们营造一个清新宜人的生活环境。据华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从前端、中端、末端,全流程开展规范化工作,保证垃圾分类落实到每一个小区。

  前端源头治理,严格分类投放。为便于居民投放,自2018年起,华阳街道便联合社区、物业、企业、医院、学校等单位设置四类垃圾收集点。同时配备专人驻守,指导群众正确分类投放。下一步,华阳街道将按照“上加顶、内设桶、地面做防渗”的要求,分批对生活小区的垃圾收集点进行改造,预计改造超过450个生活小区,2021年底完成。

  此外,整合社会企业和专业力量,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华阳街道引入再生资源服务企业参与垃圾分类,充分发挥企业经营管理和下游渠道的优势,联合再生资源系统,优化价值空间,反哺实施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工作,实现垃圾分类可持续开展。目前已开放20个垃圾分类超市,方便居民兑换可回收物,同时在南山社区汇城、恒大名都等4个小区先期投放垃圾分类固定试用箱体。

  垃圾分类的中端要规范运输,杜绝“前混后分”。华阳街道利用城管办仓房改造出有害垃圾暂存点,清运公司定时上门收集。提升二江寺垃圾中转站的处置收运力度,加强防臭、防渗、防漏能力。

  末端高效处理,补齐设施短板,华阳街道探索运行绿化垃圾堆肥项目。首先在锦华苑三期实施厨余垃圾就地处置项目,今年1月至7月处置厨余垃圾44吨,并配合处置小区绿化垃圾,产出的肥料用于小区绿化施肥,绿化垃圾经发酵处理后生成有机肥,用于辖区绿地施肥,实现绿化垃圾无害化处理,形成垃圾产出、处置、利用闭环利用,切实解决城市园林绿地及生活小区枝叶的堆放、清运、消纳等问题。该项目于今年5月建设完成,6月投入运行,目前已处理绿化垃圾100余吨。

  接下来,华阳街道将借鉴垃圾分类收集点打造经验,统一设计各种不同配置的垃圾分类固定箱体,分批次打造垃圾分类收集点位,让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同时注重宣传引导,调动居民参与热情,提高垃圾分类投放的准确率。(图/文 华西社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