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区杨氏家规:坚持诚意做事 清白传家
时间:2017-05-05 15:13:00
来源:金牛区文明办   浏览量:27

杨学用和家人



  在崇尚人文精神与世俗生活的中国文化中,家作为亲情血缘的纽带,具有极高的地位。而“家规”则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事的重要载体。家住金牛区营门口街道茶店社区三组的杨学用一家,他们家的家规则是“诚意做事、清白传家、刻苦奋进、勤俭持家”。

  1954年2月出生在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的杨学用。曾因其父之政历问题而倍受歧视。改革开放后,杨学用将其勤奋、自强、好学。朴实无华,内敛大度的品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她不仅用拿锄头的双手勤劳耕耘这块生她养她的热土,而且还拿起笔头书写她所经历的这个伟大时代。曾数次获得“先进劳动者”、“ 科技致富能手”、“ 巾帼旗手”等荣誉称号。美好的生活,多彩的时代,祖辈的教诲,女性的柔韧使她一直笔耕不辍、勤奋写作,先后出版了《岁月里的珍珠河》、《大地的女儿》等多部小说作品。现为四川省作协会员、成都市作协会员、金牛区作协副主席、政协委员、黄埔军校后代联工委副主委。她事业有成且家庭和睦,2016年,杨学用家庭荣获了成都市金牛区“文明家庭”的称号。


杨家族谱《四知堂》深深影响杨学用定立家规


  历史上,官至太尉的杨震就是杨学用的祖先。杨震一生刚正不阿,勤勉清廉,因“暮夜却金 清白传家”的高风亮节,被浓墨重彩地载入史册,称为“四知先生”。直到现在,杨学用家中还收藏着一本杨家族谱叫《四知堂》。杨学用说,到了自己这一代,秉承着祖上家训,依然要诚实守信,正直治家、清白传家、勤俭持家。因此,作为杨震后人的杨学用一家,把“诚意做事 清白传家;刻苦奋进 勤俭持家”定为了家规。

  63岁的杨学用,是改革开放以后金牛区最早的一批养殖和种植专业带头人1979年,25岁的杨学用就开始养鸡,种食用菌,成为农村改革的带头人。种食用菌时,绝不把劣质菌种当优质菌种卖给生产户。养鸡时,与养殖场签订了供蛋合同,别人出高价也不卖。因为恪守诚实守信的准则,杨学用的养殖生意越做越好,获得了当时省、市、区各级管理部门的高度赞扬,四川省电视台、广播、杂志都相继做过报道。杨学用当时写了篇散文《当我走上银屏时》,不想竟被“四川农民报”全文刊登,这次写作经历,开启了杨学用的作家梦,杨学用把她每一段生活历炼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都写成了书,并发表。《岁月里的珍珠河》、《水漂石》都生动记录和描写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改革气贯长虹的历史变革,农民气壮山河的满腔热情。而后杨学用又投身教育事业,创办了幼儿园,她描写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的文章受到英国艺术院和美国教育部的高度评价。《访英二十天》、《飞到西半球》2部作品就是用散文和游记的形式详细记录了自己受邀访英、访美的全过程。《大山的女儿》是向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献礼,那些从大山中走向城市的女企业家,她们的事业、婚姻、品格都代表了时代的最强音。《大地的女儿》是向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献礼,为先烈树碑,是对四川5、12大地震的立传,是赞美伟大祖国强国富民的赞歌。杨学用说,不管是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几十年来她一直将自家的家规作为她为人处世的准则。当然,她的老伴、女儿、女婿都深受她的影响。她还说,她还要把家规传给她两岁多的孙女。


志同道合,勤谨敬业,全家秉承家规做人做事  


  曾经发是杨学用的丈夫,他们是从初恋走到百头的恩爱夫妻。40年前,他们在金牛区文化馆因爱书、借书而相遇、相识、相知、相爱。他们自己划竹片,疏麦杆,盖了一间草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改革开放后,曾经发为了给妻子创造好一些的生活条件,外出拉架车、抬钢筋,在工地打工,后来当上组长、工长、队长,再后来当了20年的建筑公司经理,修建了无数的优良工程。他笑说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国家公民,假如人人都像他,国家可以不要监狱、不要警察、不要治安协管……现在夫妇俩人都已退休,不会打麻将,不习惯过奢侈的生活,尽管一家人都有稳定且不菲的收入,但外出聚餐,吃不完的饭菜,会悉数打包,从不舍得倒掉。身上穿的衣服,也不追求高档,能挡风御寒就很满足……他们每天看书看报,栽花养树,散步锻炼身体,做一些家务事,生活惬意,其乐无穷。

  女儿,曾露。作为优秀大学生毕业后。在“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工作,现任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优秀员工。从小深受家规的影响,参加工作后,在主持单位工程招标、建设执行的过程中,绝不弄虚作假,有人到家里来“攀关系”,也都是被她拒绝。而在工作之余,她也坚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女婿,黄平。是成都二十中的教师。敬业爱岗,乐于助人,大学时就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与曾露携手同行,是岳父岳母喜爱的好女婿,也是大家喜欢的好老师。

  读书是全家人的共同爱好和精神支柱。文学创作是杨学用生命的全部意义。锻炼好身体,修养好德性是丈夫曾经发的每日课程。设计精妙的建筑艺术是女儿的毕生事业。教书育人是女婿的一生追求。就是在诚意做事 清白传家;刻苦奋进 勤俭持家”的家规引导下,这个家和谐安逸、温馨和睦。金牛区杨氏家规:坚持诚意做事 清白传家

 

  在崇尚人文精神与世俗生活的中国文化中,家作为亲情血缘的纽带,具有极高的地位。而“家规”则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事的重要载体。家住金牛区营门口街道茶店社区三组的杨学用一家,他们家的家规则是“诚意做事、清白传家、刻苦奋进、勤俭持家”。

  1954年2月出生在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的杨学用。曾因其父之政历问题而倍受歧视。改革开放后,杨学用将其勤奋、自强、好学。朴实无华,内敛大度的品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她不仅用拿锄头的双手勤劳耕耘这块生她养她的热土,而且还拿起笔头书写她所经历的这个伟大时代。曾数次获得“先进劳动者”、“ 科技致富能手”、“ 巾帼旗手”等荣誉称号。美好的生活,多彩的时代,祖辈的教诲,女性的柔韧使她一直笔耕不辍、勤奋写作,先后出版了《岁月里的珍珠河》、《大地的女儿》等多部小说作品。现为四川省作协会员、成都市作协会员、金牛区作协副主席、政协委员、黄埔军校后代联工委副主委。她事业有成且家庭和睦,2016年,杨学用家庭荣获了成都市金牛区“文明家庭”的称号。


杨家族谱《四知堂》深深影响杨学用定立家规


  历史上,官至太尉的杨震就是杨学用的祖先。杨震一生刚正不阿,勤勉清廉,因“暮夜却金 清白传家”的高风亮节,被浓墨重彩地载入史册,称为“四知先生”。直到现在,杨学用家中还收藏着一本杨家族谱叫《四知堂》。杨学用说,到了自己这一代,秉承着祖上家训,依然要诚实守信,正直治家、清白传家、勤俭持家。因此,作为杨震后人的杨学用一家,把“诚意做事 清白传家;刻苦奋进 勤俭持家”定为了家规。

  63岁的杨学用,是改革开放以后金牛区最早的一批养殖和种植专业带头人1979年,25岁的杨学用就开始养鸡,种食用菌,成为农村改革的带头人。种食用菌时,绝不把劣质菌种当优质菌种卖给生产户。养鸡时,与养殖场签订了供蛋合同,别人出高价也不卖。因为恪守诚实守信的准则,杨学用的养殖生意越做越好,获得了当时省、市、区各级管理部门的高度赞扬,四川省电视台、广播、杂志都相继做过报道。杨学用当时写了篇散文《当我走上银屏时》,不想竟被“四川农民报”全文刊登,这次写作经历,开启了杨学用的作家梦,杨学用把她每一段生活历炼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都写成了书,并发表。《岁月里的珍珠河》、《水漂石》都生动记录和描写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改革气贯长虹的历史变革,农民气壮山河的满腔热情。而后杨学用又投身教育事业,创办了幼儿园,她描写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的文章受到英国艺术院和美国教育部的高度评价。《访英二十天》、《飞到西半球》2部作品就是用散文和游记的形式详细记录了自己受邀访英、访美的全过程。《大山的女儿》是向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献礼,那些从大山中走向城市的女企业家,她们的事业、婚姻、品格都代表了时代的最强音。《大地的女儿》是向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献礼,为先烈树碑,是对四川5、12大地震的立传,是赞美伟大祖国强国富民的赞歌。杨学用说,不管是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几十年来她一直将自家的家规作为她为人处世的准则。当然,她的老伴、女儿、女婿都深受她的影响。她还说,她还要把家规传给她两岁多的孙女。


志同道合,勤谨敬业,全家秉承家规做人做事  


  曾经发是杨学用的丈夫,他们是从初恋走到百头的恩爱夫妻。40年前,他们在金牛区文化馆因爱书、借书而相遇、相识、相知、相爱。他们自己划竹片,疏麦杆,盖了一间草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改革开放后,曾经发为了给妻子创造好一些的生活条件,外出拉架车、抬钢筋,在工地打工,后来当上组长、工长、队长,再后来当了20年的建筑公司经理,修建了无数的优良工程。他笑说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国家公民,假如人人都像他,国家可以不要监狱、不要警察、不要治安协管……现在夫妇俩人都已退休,不会打麻将,不习惯过奢侈的生活,尽管一家人都有稳定且不菲的收入,但外出聚餐,吃不完的饭菜,会悉数打包,从不舍得倒掉。身上穿的衣服,也不追求高档,能挡风御寒就很满足……他们每天看书看报,栽花养树,散步锻炼身体,做一些家务事,生活惬意,其乐无穷。

  女儿,曾露。作为优秀大学生毕业后。在“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工作,现任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优秀员工。从小深受家规的影响,参加工作后,在主持单位工程招标、建设执行的过程中,绝不弄虚作假,有人到家里来“攀关系”,也都是被她拒绝。而在工作之余,她也坚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女婿,黄平。是成都二十中的教师。敬业爱岗,乐于助人,大学时就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与曾露携手同行,是岳父岳母喜爱的好女婿,也是大家喜欢的好老师。

  读书是全家人的共同爱好和精神支柱。文学创作是杨学用生命的全部意义。锻炼好身体,修养好德性是丈夫曾经发的每日课程。设计精妙的建筑艺术是女儿的毕生事业。教书育人是女婿的一生追求。就是在诚意做事 清白传家;刻苦奋进 勤俭持家”的家规引导下,这个家和谐安逸、温馨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