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模式”不能成为摆设

发表时间:2021-01-04 15:29 来源:金牛区评论员 金平 责任编辑:廖欢

  中央电视台近日曝光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乱象。为验证平台青少年模式的效用,央视记者打开一款应用较广的短视频APP,选择进入青少年模式,很快便刷到了明显不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内容,画面充满了色情意味,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该APP下载量达3.8亿次,位居下载排行榜第三名。另外,部分网络平台的青少年模式还存在着技术漏洞和安全风险。(1229日《北京青年报》)

  为了提供精细化内容,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当前,几乎所有平台都设置了“青少年模式”,以避免青少年浏览到不合适的内容,减少对他们的不必要伤害。但从目前实施的效果看,这些设置的作用微乎其微,“青少年模式”并没有帮青少年过滤掉不改看的内容,反而让很多家长们放松了警惕。

  可有人为其辩解,说这是不可避免的技术漏洞,但在笔者看来,与其说是漏洞,不如说是相关方责任心不强的结果。平台缺乏加大投入改善技术的决心,审核部门对其内容审核不到位,监管部门对其缺乏足够的处罚措施和力度,共同作用下,“青年少模式”就变成了一种摆设,只能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不要让“青少年模式”成为摆设,不要为恶俗乃至有毒信息提供泛滥的温床。企业要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眼里只有利益的企业走不远,绝对不能在事关青年少身心健康这种大事上犯糊涂,不能怕损失用户,不要怕增加成本,提供高品质内容,损失的用户会回来,增加的成本会降下来。

  当然,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有责任有义务为孩子甄别学习娱乐内容,完全寄希望于“青少年模式”,把孩子丢给电子设备,这样的家长该自我反思。我们现在的家长们,自己不愿意付出,反倒经常性责怪社会环境对孩子不够友好,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别人,这是本末倒置的思维,对孩子成长极其不利。

  呵护青少年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推动。“青少年模式”是一个很好的设计,不能任其荒废。企业要去完善它,政府要去督促它,家长要能监督它,让它真正成为孩子健康成长路上的好伴侣,而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