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筷 距离产生美

发表时间:2020-03-24 16:17 来源:金牛区文明办 责任编辑:金牛区评论员:金平

  筷子一头连着嘴巴,另一头连着的可能不是珍馐美味,而是病毒和疾病。我们和文明饮食的距离,也许就差一双公筷。(3月21日 新华社)

  可能谁都没想到,公众对公筷使用的态度被一场疫情而改变。为了减少接触,不少地方纷纷倡导使用公筷公勺,以避免交叉感染,很多人也都比较认同这种方式。所以说,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饮食文明的进程。

  在此之前,公筷并未在国内大范围推广,这主要和我国的社会传统和家庭构成有关。几千年年来,我国处于农业社会,人口流动和迁徙不剧烈,人与人的关系多是宗族亲属关系,饮食起居多聚集在一起。如果使用公筷,势必影响家庭和睦。而且,我们通过会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这是在传递好感的意思,很容易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走进现代社会,抹不开面子也影响公筷推广,一起吃饭图个热闹,用公筷显得矫情,让人扫兴。

  公筷问题不是面子问题,是实实在在的卫生和健康问题。遇到多人聚餐,如果没有公筷,一盘菜被无数个人夹来夹去,很快就变成了“口水菜”。而且有的人还喜欢满盘子扒拉,更不卫生。每个人的筷子都夹带着各自的唾液,你不知道对方有没有被病毒感染,所以被感染的风险很大。

  公筷推广要靠各方努力。餐饮企业要主动放置公筷,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创意,如推出不同颜色、图案、长短等筷子,方便顾客区分公筷和私筷。外出就餐时,顾客不要怕丢面子、伤和气,要主动向参观索要公筷。同时,要积极向老一辈人解释使用公筷的意义,在家里也要养成使用公筷的习惯。

  距离产生美。人际关系的亲疏,不在于一双筷子、一口菜,在于你是不是真正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有时候,你看似拉大了相互间的物理距离,但实质上是拉近了心理距离。使用公筷就是保护彼此,体现尊重与关爱。

  当然,改变陋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既要有耐心,也要讲究方法。一方面,要尊重他人的饮食习惯,别强人所难;另一方面,要注重示范效应,尤其要发挥公从人物的影响力,让使用公筷成为时尚。

  使用公筷,引领风尚,促进用餐文明,不妨从每一顿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