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语抗疫要文明得法

发表时间:2020-02-28 15:34 来源:金牛区文明办 责任编辑:金牛区评论员金平

  标语有宣传、警示、激励、教育等作用,用得恰到好处,让人如沐春风;但标语用歪了,甚至粗鄙不堪,就会适得其反,引起反感。

  今年冬春之交,抗疫成了头等大事。全国各地纷纷拿出硬招实策,掀起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在硬核抗疫中,标语起了关键作用。

  有的地方,起标语循循善诱。有的标语很温暖,如“拒绝野味、不猎奇、不贪嘴、病从口入、教训牢记”;有的标语很幽默,如“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还有的标语接地气,如“不集会,莫串门,疫病传播不认人”。

  但有的地方,标语起得惊心动魄。“不戴口罩乱聚集,家人含泪过头七”“今年上门,明年上坟”“故意隐瞒,不主动隔离,断子绝孙”……这些标语,不是发狠,就是带有侮辱性。有心者听来,想必心里不是滋味。

  “一句良言三冬暖”,既然是宣传教育,标语应是良言,甚至可以是警言,但不必是粗鄙之言。硬核不是形式主义,更不是简单粗暴。不仅是标语,在一些农村地区,喇叭广播里就是粗鄙言语的重灾区。脾气爆,语气冲,言语间充满攻击性,有的听来像是在骂人,而且反复播放。这哪里是劝诫,而是在教做人哪。

  粗鄙标语的背后,是官僚主义在作祟,缺乏基本的人文关爱。有些人平时俯视惯了,喜欢颐指气使,动辄好为人师,明明的在劝人,但因为表达方式有问题,听起来像在骂人。都是邻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有话可以好好说,讲粗话不文明,真没必要打官腔。

  别看小小的一句标语,却是代表着政府形象。在群众眼里,标语来自官方,所以有权威。但如果粗鄙,这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误解?原来政府人员的文化素养不过如此,政府对我们是这样的态度。本是要传递温暖,不料却在人心中建了一层冷漠墙。

  标语抗疫要文明得法。标语是良药,在于治病救人,但不必苦口。语言是一门艺术,做群众工作,要求我们的基层工作者要掌握好这门艺术。用文明适当的标语传递温暖,让广大人民群众从中感受到善意和关怀,就有春风化雨的力量。

  “亲戚不走,来年还有;朋友不聚,回头再叙”,这样的标语谁不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