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镜头写真金牛 ——记优秀共产党员冷冰

发表时间:2018-08-01 11:29 来源:金牛区文明办 责任编辑:沈娟



  一步跨上前,手举相机,聚焦金牛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风景……这就是区新闻中心摄影记者冷冰的工作日常。今年36岁的他,常常拎着沉重的相机,游走在金牛的大街小巷中,桥上、楼顶、深院,远景、近景、特写,光影、虚实、构图……一一呈现在《新金牛》的报道中,留存于金牛档案库的资料里,见证着金牛变迁,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万千瞬息。

  

初心未改  勤于奋进

  多年前,抚琴街道光荣西路社区居民叶素荣冒着雨夹雪将老房子钥匙交到街道北改办工作人员手中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看着这片自己居住了三十多年的低洼棚户区即将迎来新生,老人眼中满是憧憬的光彩正好被冷冰抓拍进了自己的镜头中。
  2006年6月,毕业于成都大学美术学院的冷冰加入《新金牛》成为一名摄影记者。镜头中,他用自己独到的审美眼光捕捉着一张张金牛美景,记录着城市的变迁,挖掘和保存着金牛的文化。从营门口立交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茶店子低洼棚户区改造、国家西部地理信息产业园成立、国际商贸城落成,到后来用无人机拍摄的火车北站片区……无论是涉及民生的旧城改造项目,还是关于推进金牛发展的重大产业化项目,每一张相片都承载着金牛的历史和记忆。
  “信心来自实力,实力来自勤奋”是冷冰的人生信条, 干一行爱一行,不仅源于记者的职责,更是他作为一名党员对自己的要求。工作中,“勤奋”二字伴他始终,上千万次按下快门产出的是上千万张相片,工地的脚手架上甚至自己的车顶,都成为他取景的“垫脚石”。本职工作之余,他一直管理着金牛图片库,以每年拍摄、收集、库存近15000张相片的速度,为金牛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些大量反映金牛纪实性的照片几乎可以串成一部厚厚的金牛史鉴。

  

专注创作   激发斗志

  摄影记者的岗位,给予了冷冰见证城市变化的平台,而党员的身份,则让他深感到肩上的责任。工作中,他对自己的要求不光要有技术,更要懂得创新。
  记忆深刻是那场备受全国人民关注的曹家巷一、二街坊棚户区自治改造项目,改造启动仪式、房屋腾退、 高楼拔地而起、领钥匙搬新家……从项目启动到圆满收官,历经的无数画面在冷冰脑海呈现。翻看相机中上万张照片,渐渐拼凑出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正是感受到了居民群众的内心喜悦,冷冰开始思考,是否可以用自己的美术特长将这段珍贵的经历展示给更多的人?几经考量,他决定以曹家巷不同时间节点上发生的故事,绘制一幅曹家巷版的清明上河图。目标既定,他的心中仿佛燃烧起了一团火。一年多时间里,他踏遍了曹家巷各个角落,与街坊邻居交谈,了解曹家巷的前世今生。终于,2016年底,冷冰完成了钢笔画作品《曹家巷蝶变新生》,近二十米的画卷上,以生动的人物刻画,真实地再现了曹家巷整个拆迁过程,趣味无穷。作品出来后,殊荣不断,被成都市文联作为优秀作品进行收藏。
  创作激情一旦被激发,便一发不可收拾。 2017年,在休陪护假期间,冷冰创作了《美丽金牛》大型剪纸作品,展现了金牛的城市新貌,作品不仅被区文联收藏,其衍生的丝巾、抱枕等产品还成为金牛区对外形象宣传的“新名片”。目前,冷冰正忙着绘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剪纸作品,尽心尽力为金牛区域形象宣传做出自己的贡献。

  

融入生活  奉献热血

  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的冷冰,还是大伙儿身边的摄影老师。只要有人问起“你这张照片怎么拍摄的?”“怎么处理画面”等,他都会把自己掌握的摄影技巧倾囊相授,也收获了大家对他的喜爱。作为一名党员,冷冰乐于助人的形象也让人印象深刻。
  去年3月2日,冷冰在西安路街道采访,中午在银杏路一餐馆吃面时,无意间发现一位老人站在离餐馆门口不远的路口不停地张望,神情十分焦虑。冷冰赶紧和面馆老板一起上前询问。得知老人是初次到成都,在逛街的时候和儿子走散,没能记住儿子电话号码,也不记得住什么地方后,冷冰和老板将老人搀扶进面馆,给老人倒了一碗热乎乎的面汤,一边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通知了110巡警。不久,110巡警来到现场,冷冰和老板又向民警介绍了老人走失的情况,最后将情绪已经稳定的老人搀扶上警车。面对突发事件,冷冰也不忘自己的记者身份。在帮助老人之余,用相机认真记录下这一幕,展现了金牛的城市温度。
  今年6月,冷冰被评为金牛区优秀共产党员。“我是一名摄影工作者,同时我也是一名党员。只要能体现自我价值,帮助更多的人,我都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去做。”在冷冰的工作笔记中,这段话充分显示出一名80后党员的心声,没有豪言壮志,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只有倾心为金牛发展默默奉献的青春和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