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出好风气 “易”出新风尚——四川省凉山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综述

发表时间:2023-09-26 10:52 来源:金牛区文明办 责任编辑:廖欢

    行走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大街小巷,眼中所见,耳中所闻,令人惊喜。“送”到群众身边的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基层;红白事不再“比阔气”“讲排场”,邻里氛围更加和谐;“屋在树中,路在花中”的美景比比皆是,人们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自2022年《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凉山州通过一项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掀起了立新规、除陋习、树新风的热潮,使广大群众逐渐放下了人情“面子”,拿起了精神富裕的“里子”,通过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深化移风易俗各项工作,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互联互通、协调推进的工作合力,积极探索出乡村治理“新模式”,奋力谱写了乡村振兴“新篇章”,全面打造好移风易俗“样板州”。

  理论宣讲送下乡

  入脑更入心

  “大家要积极参加就业培训和农民夜校,努力学习科学种养技术,发展家庭经济勤劳致富,这样才能过上好日子嘛……”9月7日,在凉山州布拖县地洛镇桥边村,一场移风易俗主题的宣讲活动吸引了162名村民参加,宣讲人是来自布拖县深化移风易俗青年宣讲队的队员阿的木呷。“移风易俗要落地实施,离不开村民们的支持。”阿的木呷感慨道,“所以每次我都会用接地气的语言来宣讲移风易俗的理论,希望他们能够听得懂、做得到、传得广!”

  2022年6月17日,布拖县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动员大会召开。自此,布拖县吹响了移风易俗攻坚行动的“冲锋号”。一年多来,布拖县各族群众挣脱一个又一个旧习俗的羁绊,一幅幅文明画卷徐徐展开,一缕缕文明新风,在布拖大地吹拂。布拖县特木里镇副镇长比曲子以介绍道:“一年来,特木里镇通过定时播放‘村村响’、广播车流动宣传等方式实现政策宣传全覆盖,先后召开群众大会108场,制作宣传标语60幅,发放宣传单2000份,签订承诺书21451份,让移风易俗政策入脑入心,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营造文明和谐乡风。”

  为打好移风易俗“决胜战”,凉山州先后出台了《凉山州治理高价彩礼深化移风易俗总体方案》《凉山州治理高价彩礼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导则》《党员、干部和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移风易俗“四严禁四不准”纪律规定》等政策文件,同时通过各类活动将政策送到百姓身边,让先进理论“声”入人心。西昌市通过微信公众号设置专题专栏,开展报道宣传20余期,制作移风易俗主题短视频1部、音频1个;金阳县利用农民夜校、坝坝会、“村村响”等宣传阵地,多层次、广覆盖、有针对性地开展移风易俗政策宣传;越西县组建家庭家教家风宣讲团64个,开展以“家庭家教家风”为主题的活动450余场次,覆盖人数超过5万人次……据凉山州移风易俗工作专班组长马海阿加介绍,一年多来,全州共开展宣传宣讲活动9661场次,覆盖干部群众309.1万人次,各级媒体、网站以新闻报道、公益广告、政策解读等方式,开展报道2342次,点击(阅读)量突破3431.8万人次。

  依托红白理事会

  传播新风尚

  一年多来,甘洛县海棠镇不断加大对婚介组织及从业人员和殡葬服务从业人员两类群众组织的管理工作,规范登记造册、政策培训,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在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彝学会海棠分会等自治组织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制定《海棠镇红白理事会章程》,并要求红白理事会贯彻执行。今年以来,全镇累计入户签订张贴移风易俗承诺书2600张,全镇办理喜事12起,宴席平均为20桌;办理丧事28起,办理天数均在3天以内,镇村干部关口前移,参与辖区红白事宜的监督指导及现场操办,参与率达100%。

  移风易俗涉及的红白事宜背后交织着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民族风俗等复杂积深的问题,要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规定红白喜事办理标准和流程,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全面落实,逐步扭转不良风气,让摒弃陈规陋习崇尚文明新风基本形成。截至目前,全州共建成可供红白事宜餐饮服务的硬化坝子(场所)2656处,组建红白喜事集中餐饮服务队1953支20340人,投入购置配套餐饮设备用具资金2675万元,开展餐饮服务相关培训1803次,促进了随地办席、蹲地不卫生用餐习惯的改变。凉山州还提出要严格落实操办红白事宜报备制度,规范操办红事提前2日报备、白事24小时内报备,形成“事前报备、事中服务、事后评价”的红白事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州县乡村各级情况掌握翔实、跟踪督导及时,全州共报备红事5914起、白事7772起。

  村容村貌“增颜值”

  处处皆画卷

  走进会东县姜州镇,一幅幅极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墙绘吸引了行人驻足。“现在的墙绘不仅美观,还和我们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看得懂,当然很喜欢。现在走在路上,心情都好得很呢!”姜州镇民权村村民刘定莲说。

  在姜州镇大屯村,村民王东正将房前屋后的枯草树叶、生活垃圾集中起来,往村口的垃圾池里倾倒。“村里修了垃圾池,还请专人来清运,目的是要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更要自觉维护,让村子漂漂亮亮的。”王东说道。走在大屯村,水泥村道笔直地通向各家各户,一幢幢房舍错落有致,一畦畦菜地青翠欲滴,村道两旁每隔一段便设置一个垃圾箱。今天的大屯村,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群众生活富裕、文明,成为会东县新农村建设一道亮丽风景。

  环境美,生活美,心里美。农村人居环境,关乎农民生活质量,是乡村振兴发展的衡量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响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凉山州把移风易俗工作和“美丽乡村”大行动紧密结合,聚焦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坚持“整”“治”结合,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尚,塑造民族地区乡村新风貌。一年多来,全州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家居物品布置培训、卫生检查评比、家风巡讲巡展等主题实践活动2337次,创建“洁美家庭”36万户,建立新风超市195个,积分超市95个,垃圾超市12个,兑换奖励资金90万余元。

  据马海阿加介绍,下一步,凉山州将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对抵制陈规陋习的价值认同,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完善清单管理,党员干部带头,注重示范引领,出台凉山州红白事宜操办限制标准,强化案件查办能力等方式方法,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记者 卢瑶)